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 媒体视点
[南方+]激活发展“镇能量”!梅县税务赋能畲江工艺品破圈出海
发布时间:2024-11-07 16:26:11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近期,正逢圣诞节工艺品的生产旺季,走进广东省工艺编织专业镇——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圣诞老人、圣诞树、驯鹿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有时还能遇到前来采购的肤色各异的外国商人。畲江工艺品作为梅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出口装饰品中的重要代表,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梅州市梅县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倾情倾力优化税费服务,助力畲江工艺品焕发更大活力,推动畲江镇更好发挥专业镇资源优势、集聚效应、龙头作用和辐射能力,更好释放高质量发展“镇能量”。

出口退税“加速度”

赋能产业向海图强

1982年成立的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芳工艺”),见证了畲江编织工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发展历程。锦芳工艺的总经理刘国南告诉记者,畲江工艺编织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他就是那时候“洗脚上田”,成为一名藤编手艺的小学徒。在1982年秋季的广交会上,锦芳工艺拿下第一桶金7000美元。40多年过去,当初的小学徒变成总经理,当年的小作坊变成大企业。2022年,锦芳工艺成交额突破人民币1亿元。正如锦芳工艺的成长壮大,畲江编织工艺产业也由“小手工”做大做强成为“大产业”,品种从单一竹编发展成藤、竹、木、铁、丝绸等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五大类共十万多个样式,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谱写了跨山赴海、向海图强的时代篇章。

2002年,畲江组建了梅县工艺品行业协会,刘国南担任会长。“近几年,畲江工艺品编织产业年均总产值达4亿元左右。”刘国南介绍,目前畲江工艺品企业达32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有24家。为保障工艺品出口企业稳健运行,促进外贸经济蓬勃发展,梅县区税务局依托“嘉应税骑”税费服务团队,为工艺品出口企业上门开展出口退税政策辅导,不断加大对出口退税企业政策扶持和涉税辅导。“我们通过上门走访、线上推送等方式,实现精准辅导、政策找人。同时,不断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办理资料实现无纸化免填报,办理方式实现全程网上办,出口退税办理时限不断压缩,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梅县区税务局税政部门负责人说。

“现在办理出口退税流程越来越方便,真金白银的退税红利,有效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也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增添了信心和动力。”锦芳工艺财务负责人说。据税务部门统计,仅2022年至2023年,畲江工艺品行业就享受出口退税近4000万元。税惠赋能,畲江编织工艺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畲江已是梅州市重要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以编织工艺产业为特色的省级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以畲江工艺品为代表的梅州工艺品,已发展成为广东省装饰品出口产值排名第三的产品。

以规范促发展

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编织工艺产业的繁荣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当地很多店铺经营者和普通农户都会承接编织订单,有效解决了畲江近八成的劳动力就业,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梅县工艺品行业协会会长刘国南介绍,畲江依托3家规上编织工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并持续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23年度为全镇编织工艺户增收5000多万元。

畲江工艺品基本为农户手工编织,工艺品企业需要开具大量农产品收购发票。如果相关企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不规范,容易带来涉税风险。梅县区税务局通过召开行业交流会、发放提醒短信、线上推送政策等方式,帮助工艺品企业正确掌握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和凭证管理等政策要点,进一步规范内部经营管理。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农产品发票开具资料留存和信息查阅的实操难题,税务部门辅导企业着重收集农户个人身份证信息、收购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支付方式等资料,并据实做好收购农产品台账记录,为收购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提供有力的凭证支撑。

梅州市源泰工艺礼品有限公司会计黄女士表示,税务部门的细致辅导和实用方案,解决了企业一直头疼的问题,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发票上的管理更加规范,在资料备查方面也实现按图索骥、有迹可循。

梅县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利用好非遗文化等优势资源,以服务专业镇建设和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全方位打好惠企“组合拳”,努力推动专业镇做大做强,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持续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赋能增势。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