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佛山市税务局 > 工作动态 > 税务新闻
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共鸣之声
发布时间:2025-04-30 09:37:01来源:中国税务报 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强调“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眼下,各地正加快打通“双链”间的藩篱和堵点,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春和景明之时,本报记者走进安徽、江苏、广东,倾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共鸣之声。

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孵化企业超300家

静谧中略带点神秘感,一幢幢科研楼整齐排开,多个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错落分布……这个春天,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科学岛”,又传出好消息。

前不久,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再次取得新突破,首次实现了1亿摄氏度下持续1000秒的“高质量等离子体运行”。

1000秒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张寿彪表示:“如果能够突破3000秒大关,装置将由实验室走向商用,人类将不再为能源发愁。”

创新之路无坦途。一次又一次突破背后,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的执着。

为了支持科研团队“敢为人先”,一直以来,税务部门在默默支持。

2023年6月,为了升级EAST装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计划采购一套国产氦低温冷却系统。

“但是因为设备技术参数特殊,税务分类中没有可以直接匹配的条目,我们不能适用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等离子体所中性束注入研究室主任谢远来说。

针对这一难题,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蜀山区税务部门成立专项小组,联合科技专家对设备功能和技术参数进行论证,确认其属于“特殊实验环境设备”类别,最终等离子体所顺利购入该国产设备并享受退税145万元。

“设备国产化关系着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安全,我们责无旁贷。”合肥市蜀山区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退税案例成为“科学岛”国产设备采购的先行“样本”。后续,等离子体所新增采购国产定制设备1000台,EAST装置采购的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95%。

如今,EAST装置已拥有核心技术200余项,专利数量更是突破2000项大关。

在致力于推动科研“国家队”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同时,税务部门也在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上有所作为。

2023年8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特种航天金属材料团队的专有技术“超强高吸能合金”,许可至安徽金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推广。

这次技术许可,许可实施费100万元。其中,相关科研人员获得70万元现金奖励。“在税务部门辅导下,我们科研人员享受了个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单位享受了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免征增值税的政策,激发了科学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近三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8.62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1亿元……在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下,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多台脱胎于EAST核心技术的安检仪,已布设于市区数处人流密集场所,保障节日安全。

基于EAST的超导、射频等技术,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研发出质子治疗系统,可精确高效治疗人体肿瘤。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调试,计划今年上半年启动临床试验。

…………

截至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直接孵化和通过平台孵化的企业超过300家,销售收入近100亿元,带动社会和应届毕业生就业超万人。

一项“黑科技”串起30多家企业,在江南小城建起全球脑成像产业高地

1月19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医院)认知障碍专科联盟丹阳中心成立,镇江丹阳脑健康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机构之所以设在镇江丹阳,与一家企业关系密切。

这家企业,就是全球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及光学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企业——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初,背着双肩包、怀揣全脑检测“黑科技”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汪待发来到丹阳,创办了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初创阶段,团队仅有几个人,技术转化成产品需要跨越多少门槛,花费多长时间、多少资金,一切都是未知,我们迫切需要外界给予资金等支持。”汪待发说,当地政府制定了三年“零成本”的创业政策,税务部门也用实际行动给予慧创医疗全方位的支持。

成立之初企业不懂涉税业务,镇江市税务部门利用“税企面对面”交流机制,现场解答纳税信用等级、发票增版增量、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问题,为企业上好“开业第一课”。

进入成长期后,镇江市税务局又依托数据分析,为企业开展风险扫描。汪待发表示,税务部门出具的一份份“税收体检报告”,引导企业逐步健全完善税务内控管理制度。现在,公司已建起日常申报、政策享受等涉税费资料电子档案库,并安排专人定期自查自纠涉税费问题,确保流程数据合乎税务规范。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

9年多来,慧创医疗不断壮大,先后自主研发出世界首个超100通道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全球首款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世界首个157通道的全脑区检测设备。目前,这些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已在北京301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清华大学等1000余家单位示范应用,实现脑功能检查和评估超10万例,实现销售超亿元,直接和间接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外汇支出。

与此同时,慧创医疗还不断发挥技术优势,加快布局创新研发、设备制造、临床应用等关联产业。

目前,慧创医疗已经与丹阳本地30多家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还吸引了念通医疗电子科技(丹阳)有限公司这样的脑机接口领军企业落户。

丹阳正以丹阳高新区创新园、丹阳开发区创业园为主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条体系,持续向着全球脑成像产业高地的目标迈进。

一匹行业“黑马”,改写道路建养格局

在广东佛山,有一家名叫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在业界,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行业“黑马”。

之所以被叫做“黑马”,是因为它的技艺超群。

在华运通达成立之前,沥青材料技术的话语权,长期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中。华运通达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沥青材料和超薄路面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局面,使得道路沥青磨耗层实施厚度由传统的4厘米改进为8毫米—12毫米。

“与传统沥青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节省65%的人工、35%的机械租赁成本,还有60%的沥青及75%的石料。”华运通达创始人虞将苗表示。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港珠澳大桥通往人工岛的沥青路,原本计划用两个星期铺装,华运通达最后只用了10个小时就完成了3万平方米的道路铺装任务。

凭借“全球最薄”的技术突破,以及卓越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华运通达成功颠覆了国际上沥青领域的既有格局,实现了材料、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引领。

被叫做“黑马”,还因为它的发展速度惊人。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秉持着这样的原则,2018年12月,虞将苗带着一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团队,以专利技术作价3500余万元,创办了华运通达,探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实现营收超3000万元,一年之后,营收数字变成1个亿,第三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公司营收达1.8亿元,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

华运通达由华南理工大学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企业,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近80%。

“过去三年,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1100万元。”虞将苗说,这些投入能不能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怎么准确适用,企业有时候是把握不准的。

针对企业及时足额享受优惠政策等问题,2021年12月,佛山市税务局联合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推出“创享易”一站式服务,开发“研发项目前置鉴定”“企业研发费智能账”等功能,破解企业政策适用“判断难”、数据归集“计算难”、受益渠道“获取难”、一户一策“落地难”等问题,支持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运用。截至目前,“创享易”已为佛山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项目前置鉴定6500余次。

“得益于‘创享易’推出的‘企业研发费智能账’功能,现在我们研发费用的归集变得更简单。”虞将苗表示,2024年华运通达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400万元。

多方支持之下,短短几年时间,华运通达的技术已经在港珠澳大桥、白云国际机场、上海延安路、澳门亚马喇前地、北京国家授勋馆等百余个重点项目实施,遍及广东、上海、北京、吉林等20多个省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我们还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提升国际道路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中国话语权。”对于未来,虞将苗制定了这样的发展规划。

这个春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创新成果加速从“论文”“实验室”中奔涌而出。科技创新,这根杠杆,不断释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撬动”产业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