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河源连平县旺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甜酒花生、陈皮花生等产品正通过智能化生产线走向市场。这里是河源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4年,河源市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增长6.5%。特色农业助力产业链条完善、农民增收,已然成为河源乡村振兴道路上一股鲜活的动力。
河源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特色服务品牌、精细靠前辅导支持各类特色农业农企纾困解难、扎稳根基驶向扩产升级的快车道,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该企业八年前曾一度陷入“高营收低利润”的困境。“创业初期,我们厂房建设耗资巨大,收购花生时又不懂取得进项发票,税务利润核算总对不上账。”创始人陈志杰回忆道。转机出现在当地税务部门的一次上门服务中。当时河源税务的“青创驿站”工作人员为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专属”服务,通过比对申报数据精准推送涉农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企业做好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全流程,更建立“视频连线即时答疑+上门服务跟踪回访”机制,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陈志杰口中的“青创驿站”是当地税务部门助力青年创业者的一项特色服务品牌,该品牌以半个月为周期,定期安排青年业务骨干深入当地工业园、政务服务中心、青年创业企业等开展税法政策宣传、系统操作辅导、意见建议收集等服务。在“青创驿站”的帮助下,2021年以来,该企业享受多项税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款43万元,并将资金投入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
而在和平县下车镇和一村的山泉鲈鱼养殖基地,税务服务同样也奏响了助农的乐章。针对水产行业季节性强、开票需求波动大的特点,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线下“走访调研问需”+线上“诉求快速响应”服务模式,助力鲈鱼产业“游出”致富路。
“春节前的鲈鱼订单特别多,我们着急开票却发现发票额度不足,当我们正焦虑怎么处理时,就看到网格化税企服务微信群推送了发票提额申请流程指引。”企业法人黄传彬说,提出申请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帮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河源的紫金县还是一个主要的茶叶产区。春茶开采前夕,税务青年先锋队提前了解茶企在技革新、硬件设备维护、茶园管护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梳理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开展针对性辅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涉税问题。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新形势,我们一直在推动制茶技术的改进和加工设备的升级,税务人员辅导我们做好涉税管理,教我们手机办税,让我们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更好投入到设备养护升级和生产中去。”紫金县斗记茶业负责人何东波告诉记者,税收支持政策给予了企业技术革新的底气。
从花生深加工到鲈鱼生态养殖,从智慧茶业到现代农业集群,河源税务持续聚焦特色农业产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助力乡土品牌做优做强,助力特色农业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曹钰菁 李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