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点
中国税务报:走在前,加速形成税收“强磁场”
发布时间:2022-09-20 09:29:31来源:中国税务报 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南海之滨,春潮涌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广东考察,指引广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广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要求,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平台建设稳健起步。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4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每一个耀眼的数据、每一项丰硕的成果、每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税收政策支持、服务升级、机制创新如影随形。十年来,广东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积极融入国家重要战略建设发展的大图景,成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的一股强劲动力,在大湾区加速形成税收“强磁场”。

先行先试,在服务重大战略中彰显担当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竞争优势,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位居全国第一。对外贸易成为广东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2012年—2021年间,广东外贸进出口额从6.2万亿元跃升至8.2万亿元。十年间,广东税务精准施力外贸发展,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步履坚定,广东地区(不含深圳)出口退(免)税从2012年的169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98亿元,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赋予广东新的使命担当。当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绘就,广东再次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连接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与服务微观经济运行两头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突出税收协调融通、调节配置、对话合作的功能定位,助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助推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外籍人才个税补贴政策及港澳科教人员税收安排优惠、南沙国际航运保险业免征增值税、启运港退税政策……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大湾区陆续落地生根,加速粤港澳市场一体化进程。

与此同时,广东税务部门配套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境外人才税e查”系统,可实现数据轻松查询、补贴范围精准选择、纳税数据快速传递,帮助境外人才轻松享受内地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

政策加持下,大湾区正成为港澳各行业人士就业、创业的良好聚居地和新空间,一个个创新创业的“湾区梦”正在实现。香港青年小何,担任广州市天河区某技术工程公司的业务骨干,仅2020年就因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个税补贴金额18.2万元。他说:“在大湾区工作既能充分施展个人才能,还能享受个税补贴,我赶上了好时代!”

重大合作平台,亦是创新税收管理服务的“试验田”。在这里,税务部门交出一份把“制度之异”变“制度之利”的答卷。

——突出税收制度衔接。广东、深圳税务部门制定《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密切税收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打破三地制度壁垒,为跨境纳税人顺利便捷落户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跨境办税缴费。在全国首创跨境人民币电子缴税(费)、“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平台”,积极落实湾区“社保通”工程,推出“国际汇税通”项目打通跨境付汇快速路。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调研时点赞跨境税费“线上办”服务,她表示:“内地办税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很便利。作为香港企业,我们对在大湾区、在横琴发展充满信心!”

税收制度确定性、办税流程便利性、税收服务协同性日益提升,联通、贯通、融通的大湾区税收管理服务格局逐步构建,创新要素更高效流动。2021年,大湾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拥有超50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器和近1.5万家投资机构。

5年蝶变,璞玉成器。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已实现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珠海横琴这个昔日荒岛立起一座崭新的海滨新城,南沙明珠湾的芳容初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加速走进现实。 

既要让强者更强、优者更优,也要让追赶者发挥后发优势。十年来,广东税务先后推出税收支持措施12项,发布政策指引112项,出台“乡村振兴8条”,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布局持续注入新的“税动能”。

当前,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在各自跑道上赛龙夺锦、各展所长。在北部生态发展区,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成效。近十年,连山总部经济企业从无到2021年累计登记在册户数159户。仅2021年总部经济带来税收收入就超3.6亿元,一度的短板已然变身为广东发展的潜力板。

全国人大代表韦庆兰表示,连山地处粤北偏远山区,发展制造业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但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性政策提高了本地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税务部门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天的故事里,共同富裕的理想从广东出发,成为人民共同期盼。十年间,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0543元增长至2021年的22306元。

精准施策,支持市场主体敢闯敢创

2021年底,广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500万,相比2012年增长了1.9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十年来,各类税费政策汇成合力,为广东市场主体扩大增量、稳定存量、提升质量、增强能量提供坚实保障。

从2016年全面营改增、2017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并档,到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再到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值税改革年年深化、步步推进,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推动广东“制造”跃向“创造”。

“近十年,仅增值税改革及税率下调就为格力电器减少税费超过100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税收优惠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格力电器持续发力智能装备、通信设备、模具等领域,不仅在空调相关领域掌握核心科技,还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走出了一条“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发展之路。

创新不只是大企业的专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时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广东税务部门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发力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10大重点领域推出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指引。既为纳税人提供便利,也为广东建设科技强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税收支持。

不断“加码”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企业敢闯敢创。

数据显示,明珞装备近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每年都超千万元,成功实践了“产线—产品—数据服务—产业链协同”的转型升级路径,代表广东“智造”走向海外高端市场。

税惠鼓励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十年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如今正成为“创新高地”。2021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增加到3800多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减税降费是获得感很强的政策关键词。广东税务勇于担当作为,依法给予企业最大力度税收支持,“能退则退、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2019年—2021年,广东地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203亿元;2022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241亿元。

“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充分显现,2022年广东省每千人拥有企业54户,达到世界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十年间,广东人均GDP从5.2万元提升至9.8万元。广东税务部门累计组织税收收入超11.3万亿元。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活跃,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广东税务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创新,在提升税收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成果显著,推动广东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精简50%以上的报送资料、25%以上的表证单书,95%以上的税收优惠事项实现免备案。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由2015年的259小时压缩至2021年的95小时,纳税次数由9次压缩至4次……根据国内和世界银行评价数据,广东税收营商环境部分领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不仅要减负担,更要优体验。依托智慧税务建设,办税便利化改革举措层出迭见:推行“办税缴费一次不用跑”改革,大力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开发掌上税务局“粤税通”,不断拓展“粤系列”平台涉税服务范围,在全国率先推出“主附税费合并申报”“一件事主体集成服务”“税银互联”等,90%以上的税费业务实现“网上办”。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天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毅说:“十年来,不止我们企业在创新升级,我感受到税务部门的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我们公司财务之前去办税要花上一整天,现在不出办公室在电脑上就搞定了。”

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与日俱增,在税务总局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广东排名连年提升,在2021年全国税务系统纳税人满意度专项调查中位居全国第二。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广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学东表示,广东税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传承锐意改革、务实进取的基因,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争先进位谋全局、担当作为顾大局、勇毅前行开新局,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税务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