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牵动着社会方方面面。近日,多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结合自身领域,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两新”政策落地等社会关注热点切入,谈感想、提建议、话税收。
打破壁垒促进公平:全国统一大市场可观可感
数字经济时代,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基于现实需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经济界、企业届代表委员较为关注的一项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虹分析了税务部门在破除区域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方面的作用。她提到,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国统一标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则统一等举措,削弱了吸引企业落户的恶性竞争,降低了企业迁移成本,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市场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长期关注异地务工群体的权益保障。她指出,随着国家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外来劳动者可以在工作地参保,这为2亿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多保障。
社保业务的便利办理或将为新政执行创造良好的落地条件。“基层服务的颗粒度越细,民生政策的落地回响就越清晰。”米雪梅注意到,在广东,税务部门推出的税务、社保、医保业务的“一窗联办”服务,实现了跨部门关联业务的“一站式”办理。
以诚信为立业之本:强化合规经营民企步调更稳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近期社会热议话题。
“不踩红线是企业合规合法经营的底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董事长黎广贞强调,企业建立了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不违反税收政策和监管要求。
“诚信的纳税记录为企业形成了很好的信用背书,比如在企业各轮融资中,纳税记录一直是投资机构核查的重点内容。”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强调,企业的合规经营能力直接决定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寿命。长期而言,这是企业融入良性经济生态、获得政策支持、赢得社会信任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认为,健全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要求,更是行稳致远的“护城河”。黄秀芬提到,借助税务部门提供的健康体检、风险预警等服务,公司实现了从“灭火式应对”到“预防式管理”的转变。
政策支持精准发力:“两新”机遇撬动转型升级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需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税收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地区(不含深圳)落实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156亿元。
设备更新行动加速企业转型。“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增强了我们推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全国人大代表、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表示。
“两新”政策成效持续在供给端显现。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荟蓝天”)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表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支持“两新”的政策落地,不仅降低了企业自身生产成本,还引导企业把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绿色环保技术中,进而为广大民营企业带来质优价低的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是推动“两新”工作的关键环节。去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实施办法,打通以旧换新税务堵点,有力支持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发展。
“税务部门辅导我们开通‘反向开票’后,我们发票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清晰,还解决了之前无票交易造成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存在的风险,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理文造纸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俊说。(朴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