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汕头市税务局 > 工作动态 > 税务新闻
税惠春风护匠心,潮南非遗产业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3-27 09:03:30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汕头市税务局 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非遗文化持续“火出圈”,成为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在汕头市潮南区,非遗产业正处于通过文旅融合、科技创新实现规模持续扩张的关键阶段。

近期,汕头市潮南区税务局聚焦地方特色非遗食品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通过“政策输血+服务活血”双轮驱动,为沙陇鱼丸、井都咸菜等非遗技艺注入发展动能,以税务力量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接下来还将针对非遗产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政策+服务”双引擎,让税惠春风吹拂更多传统技艺,助力潮味非遗香飘万里。

政策红利激发创新活力

凌晨5时,惠来神泉港码头,郑氏武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康炜正在仔细挑选刚刚捕捞上岸的那哥鱼。

“沙陇鱼丸要弹牙爽脆,不仅原料必须新鲜到‘带着海水的咸味’,还要结合手工捶打、古法蒸制的传统技艺,将鱼丸内部的香气和鲜味充分融合。”郑康炜说,2022年,沙陇鱼丸制作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展现出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工序仍采用手工方式,如何在坚守品质的基础上突破产能瓶颈,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不断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公司持续投入资金优化生产线,开发多品类的鱼丸产品,其中沙陇鱼丸、翅脯肉丸等5款产品成功通过“圳品”认证,并借助电商平台进军全国市场。

“税务干部上门走访,帮我们算清了‘政策红利账’,指导我们使用电子税务局申领发票,让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还建议我们瞄准鱼丸深加工,不断优化产品和拓宽销售渠道。”郑康炜介绍,该公司年销售额增长超30%,接下来计划开设连锁门店。

精细服务助力轻松“享惠”

作为潮汕三宝之一的咸菜,素有“饭中鱼肉不如一口咸菜”的美誉,广受海内外潮人青睐。走进廷顺食品有限公司咸菜生产车间,自动灌装设备及配套自动化流水线正高速运转,一罐罐咸菜相继完成加工,运输到全国各地销售。

“咸菜瓮里藏的不仅是老味道,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廷顺食品非遗体验馆,第四代传承人郑少松正向税务人员介绍,公司将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及生产设备的开发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味一致性,研制各类咸菜新产品。2022年,咸菜制作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据悉,潮南税务通过“一户一册”建立非遗企业档案,定期推送税费政策清单及合规经营提醒,推进“滴灌式”税收辅导;通过税收大数据匹配,搭建对接平台,助力廷顺咸菜与本地餐饮企业达成年度供销协议,推动实现“非遗+”跨界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税务部门的帮助和辅导,让我们更有底气深耕非遗技艺。”郑少松表示,该公司计划开发咸菜预制菜,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