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慧丹(左)参加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宣传结对共建活动。
2024年的夏天,蝉鸣聒噪,国家税务总局阳江市阳东区税务局的会议室里,茹慧丹盯着桌上那份盖满印章的文件,嘴角扬起笑意:“第18个部门,终于成了!”
几个月来,她带着团队在政府各个部门间来回沟通,终于促成全区18个部门联合成立跨部门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窗外蝉声依旧,却仿佛多了几分欢快。
2023年8月,茹慧丹调任阳东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推动跨部门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落地,是她到任后的首场硬仗。
在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第一次协调会上,有人认为:“没有成立联合处置机制,业务也能办下来,何必多此一举。”茹慧丹没有争辩,而是翻开笔记本,指着密密麻麻的记录说:“去年一位缴费人耗时两个月,跑了多个部门,才完成补缴社保业务。如果我们建立了税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机制,明确‘初访责任制’,确保群众只需进一次门,就能由初访部门牵头解决后续所有问题。”她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咱们多担一分责,群众就少受一分累。”
项目推行初期,困难重重。有人质疑流程繁琐,有人担心权责不清。茹慧丹索性拎起文件袋,挨个部门登门“攻关”。“茹局,您这是要把我们都圈进‘朋友圈’啊!”一位负责人打趣道。她笑着点头:“税费工作的‘朋友圈’越大,老百姓办事就越顺!”
成立联合处置机制的考虑,源于一场多部门参与的“接力赛”。2023年,茹慧丹还在阳东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担任局长时,收到一份“棘手”的材料,里面是退伍多年的老兵陈伯补缴社保费的申请。因原单位撤销,历史档案缺失,陈伯补缴社保费困难重重,辗转多个部门无果。
茹慧丹逐条梳理对应政策,心中对这个案件的堵点难点有了了解。当时,阳东区税务局刚刚联合5个政府部门成立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调解工作室。她召集相关成员单位一起商量解决陈伯补缴社保费的事情。在一次沟通协调会议上,各部门争论激烈,有些部门坚持“按章办事”,有些部门则担心补缴费用的来源。
接下来3天,茹慧丹带着团队在档案室里查阅资料,穿梭于各部门间翻阅尘封的改制文件,与调解工作室成员单位逐个沟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最终,收到补缴社保费通知的陈伯激动地说:“这次本来也是抱着最后再试一试的心态,以为又要空手而归,没想到真的办成了!”
事情结束后,茹慧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跨部门协作不是口号,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
“陈伯的案例证明,有了部门联动合力,再复杂的难题也能拆解。”到区局担任副局长后,茹慧丹决定把这一工作机制延伸到更多涉税领域。她带着团队设计流程图,把18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接人和工作时限全部“上墙”,只为最大限度打通各部门调处渠道,最大程度缩短争议处置时长。
在茹慧丹的坚持推动下,阳东区的“税费共治朋友圈”实现了从“单兵突击”到“集团作战”的转变。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推出以来,已覆盖216宗案件,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持续跃升。
茹慧丹的“税月”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有的只是将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的专注与坚持。正如她常说的:“初心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落在每一个电话、每一份文件、每一次协调里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