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蓬勃发展的传播时代,如何让税收普法宣传足够吸睛又不失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州市税务部门在“八五”普法开新局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全媒体普法 让民众更喜闻乐见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制作的税法普法系列短视频《靠“埔”青年说》收到热烈反响。其中有一集视频,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通过生动活泼的真人演绎、画龙点睛的动画效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个人所得税法中关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和在个人所得税APP中的办理方式。这个短视频全部由税务干部表演,在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被大量浏览。
为了让普法通俗易懂、民众喜闻乐见,广州税务部门跟随移动传播、融媒体普及的趋势,探索制作新式普法作品,在内容上更贴近纳税人缴费人的工作生活场景和诉求,形式上更多样化、易传播、接地气。今年4月,他们推出了卡通形象“穗悦棉畅”家族,取“岁月绵长”谐音,意在表达税企共创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愿望。之后推出了以“穗悦棉畅”家族为主讲人的系列普法新媒体产品和微信表情包,在税收普法中不断拉近征纳距离。其中,围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最多跑一次”“不满意,请找我”“非小课”等主题,近3个月内制作推出了公益广告、动漫、图解等新媒体产品近150条,阅读量超过35万。
为推进税法宣传“精准即达”,广州税务6月底在现有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和视频号的基础上,启动运营融媒体中心,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找准宣传需求,策划、制作了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融媒产品,显著提升了税收普法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在税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线下普法宣传中,广州税务也融入了全媒体传播理念,呈现新花样。“智慧税务春风号”公益税宣有轨电车专列将税法政策知识融入市民出行日常,“手语云课堂”以手语同步解读让残疾人税费优惠政策更有温度,“广深双城联动”云课堂为不同行业开展“个税直通车”线上专场辅导,“12366广深直播间”系列课堂围绕广深两地纳税人共同关注焦点送上贴心解答,“汇聚全球创新才智 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服务大湾区建设宣传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为纳税人带去中英双语政策解读……
“我们依托税收大数据,更精准地投放不同形式的普法作品,以更新更优的方式传播好、解读好民众关注的税收政策,不断加强与民众的交互交流,希望通过普法推动形成税收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广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业化服务 为民办事更贴心周到
宣传税收政策,除了拥抱全媒体、让普法从单向式传播转向互动式、场景式,更要把税法普及融入税务服务全过程。为此,广州税务分行业编撰税费政策汇编,推行“一行业一指南”“一园区一方案”“一企一策”的量体裁衣式税法服务。“税务人员上门提供问诊式咨询服务,太贴心了。”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佳说。
在分行业普法的同时,广州税务扩充公职律师、法务员等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宣传,并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法律援助等涉税法律服务。
其中,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建立了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制,组建了由公职律师等法律专业人才构成的复议应诉团队、法律志愿者等法务团队,定期开展法律志愿服务。该局前不久还设立公职律师服务室,推出公职律师线上线下轮值制度。这个服务室成立2个月以来,已通过“税视通”视频连线系统为10户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了掌上“一对一”远程法律服务,通过及时介入涉税争议成功化解了3起征纳矛盾,起到了争议“调解员”和普法服务“排头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