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大省,目前,广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429家,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广东正精准产业链重点节点,围绕财税、金融等政策环节发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
在广州增城区的这家工厂里,看似笨重庞大的机器生产着电子通讯产品中轻量化、高精密性的金属异型材料产品,凭借持续投入研发所取得的产品技术优势,这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该细分领域的行业佼佼者。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文军:“那像我们为客户一款手机提供的这个边框材料,在原有的客户材料方案上面,我们的材料利用率提升了50%-60%不等。(后期)加工时间下降了40%-50%不等,这些需要大量的这种前期研发,我们的研发周期的话一般都在两年以上。”
研发投入大但造血能力不足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中的痛点。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该公司成立四年以来,已享受各类税费减免超过3060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增城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郭嘉:“(我们)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一企一策、一产业一政策的‘靶向’服务。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方面,我们开发上线报退合一功能,实现报和退的无缝衔接。目前我们增城已有102户次企业通过报退合一功能申请留抵退税5.07亿元。”
除了落实税费优惠,广东自2019年以来就安排专项经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日前,广东省工信厅公布的关于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分配计划公示结束,35家来自广州、佛山、惠州等地市的重点小巨人企业共获得奖补7556万元。
佛山这家专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也在名单之中,获得200万奖补资金。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我们现在的客户都是一些世界500强的客户,因为我们的机器人主要是帮助企业打造无人工厂、智能物流,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研发费投入都是以营收的10%甚至20%这样的一个量在投,这种政策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把机器人在佛山在广东,把它做到走向全世界。”
为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获得更多资金渠道,广东提出力争未来五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直接融资,广东各地市也相继出台配套奖励政策。
在东莞,这家生产出国内首款全自动多功能高速点胶机的小巨人企业,已经正式成为东莞后备上市企业。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申报IPO)受理材料的期间,政府会对企业有一个300万左右的奖励,再就是上市以后,还有一个300万到500万的奖励,这也是对企业的一个比较大的支持。”
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秘书长刁思勉:“2023年的时候,我们(东莞)要达到100家的上市公司。从装备(制造)也好、新材料也好,其他领域的企业都好,必须要评出一大批的‘专精特新’单大独打冠军,为我们产业壮大树立标杆,它能带动行业的发展,我们预料(这样)竞争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