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莞市税务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南方+:莞企韧性何来②|传统行业备受疫情冲击,纾困“27条”帮了大忙
发布时间:2022-05-09 11:18:49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171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编者按: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2·24”疫情是目前东莞遭遇的最严重疫情,再加上国内国际疫情仍然严峻,不少莞企面临需求收缩、原料上涨、物流受阻等多重压力。

近日,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多家省市媒体走访了7家莞企。这些莞企遍布家具、食品、医疗以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在调研中,均纷纷表示“感谢政府出台的纾困27条”“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在本次调研中,莞企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向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即日起,南方+将刊发《莞企韧性何来》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上涨、订单量萎缩……疫情下,传统产业举步维艰。

近日,记者走访了出口占比三成的家具制造企业和主打休闲食品的食品企业,看看这些传统产品的莞企在政府的帮助下如何摆脱疫情阴霾,实现“突围”。

传统产业面临多重压力

“陆陆运输走不了,水陆运输一度约不到柜。我们企业在本轮疫情开始就遇到了出货问题。”运时通(中国)家具有限公司(下称“运时通”)财务总监黄金珠说。

运时通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百花洞工业区,主营产品包括床垫、软床、沙发、实木家具、全系列民用及酒店用家具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地。受香港疫情影响,产品一度无法通过陆陆运输到香港,运力受阻,出口海外成了难题。

除此以外,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上涨。“比如,我们企业的床垫原材料,钢线、无纺布等都上涨的厉害。”黄金珠说,“综合这些上涨的成本,预计我们的利润率下降了5%。”

同样身处传统行业的东莞富锦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富锦”)也同样面临供应链受阻、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除了成本压力外,疫情对我们的旺季招工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做的月饼、年货等具有季节性的特征,赶货的时候,连办公室人员都要到车间。疫情之后,旺季招工难,招来了人可能还需要隔离,这些都是不便。”公司副总经理王亦表示。

纾困“27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不断上涨的成本让传统企业的资金链条绷紧,所幸的是,东莞及时出台的纾困“27条”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困难之际,税务部门主动向我们宣讲了新的缓缴政策,实在让我们喜出望外。”王亦表示,“目前我们公司已成功享受到228万元的税费缓缴,这相当于给了我们一笔无息贷款,真是雪中送炭。除此以外,我们还享受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新政,4月办理增量留抵退税1040万元。”

运时通也同样享受了税费缓交政府。“从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税务部门每月都会提醒我们办理缓缴,到现在我们一共办理缓缴税款超过260万元,有力减轻了我们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的经营和资金压力。”黄金珠说。

除了税费缓缴政策外,相关部门也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扶持。如今年以来,大岭山开展了多轮区域核酸检测,对于500人以上的家具企业,包括运时通,均安排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此外,统筹安排工作人员驻点运时通,助力家具企业稳产保供,因企施策,实施精准服务,全力保障家具产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虽然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运时通和富锦今年的营业额预计还是递增的。“我们今年预计上涨20%-25%,全年营业额在3.6-3.8亿元之间。”王亦介绍。

增长的原因除了政府的纾困解难外,企业的自身努力必不可少。如运时通近年来积极外销转内销,外销比例从2019年的六成下降到三成,最大限度降低了海外疫情影响。而富锦则积极优化生产效率,开拓新的市场,主动向线上进军。

王亦告诉记者,富锦占地近20亩的二期项目将于今年投产,占地约18亩的三期项目计划明年投产。无论是富锦,还是运时通,它们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