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无障碍浏览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潮州市税务局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南方+:潮州:“税动力”助非遗珐琅器焕发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2-04-25 08:42:14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 分享至:

“在铜胎上将扁薄的铜丝掐成图纸的纹样轮廓再黏合上去,焊接后再填充珐琅釉料,最后进行烧结,一件珐琅器就完成了。”铜铸胎掐丝珐琅器非遗传承人、广东东泰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柯仁勇娓娓道来。

听似简单的制作工艺需经过设计、铸造、整胎、掐丝、焊丝、点琅、烧琅、磨琅、錾刻、鎏金十个主要环节,所有工序全部由人工制作完成。据了解,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不过,制作周期漫长、年轻人学习热情不高是这项技艺传承的主观难题,而疫情防控期间原材料上涨、供需失衡等多重客观原因严重影响铜铸胎掐丝珐琅器的传承发展。

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潮安区税务局迅速组织对相关企业实行“一对一”政策宣传辅导,落实精准税费优惠政策,创新纳税服务举措,为铜铸胎掐丝珐琅器技艺的传承保驾护航。

“受近期原材料上涨且供需失衡的影响,公司的资金流面临着不小挑战,铜铸胎掐丝珐琅器的制作传承更是举步维艰,而减税降费的红利让我们倍感暖心,给非遗传承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为继续创作带来了坚定的信心和动力。”柯仁勇欣喜地说道。该公司过去一年的减税账单显示,2021年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34万元,出口退(免)税663万元。

“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为铜铸胎掐丝珐琅器从工艺收藏到日常实用的转变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让传统非遗的发展道路更加明亮。”柯仁勇表示。

据了解,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春秋时期已出现,清代乾隆时期最为繁荣。20世纪30年代,曾任宫廷掐丝珐琅匠师的李楚仙迁居潮州,将宫廷风格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传授给潮州的柯为强,柯为强又传子柯仁勇。到柯仁勇这一代,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多为工艺收藏,如何拓宽制品的运用范围,让百年工艺焕发生机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税费红利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业务兼顾工艺传承变得异常艰难,资金的维持面临巨大挑战,好在国家的税收优惠及时实施,为非遗传承送来‘及时雨’,让铜铸胎掐丝珐琅器从工艺收藏到日常实用的转变有了资金支持。”柯仁勇说。

附件:
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